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用青春书写百年 电影《1921》以真实感人

题:用青春书写百年 电影《1921》以真实感人 中新社记者 应妮 电影《1921》于11日晚亮相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新社记者 应妮

  片中,李达因为内心苦闷在天台抽烟,按剧本设计是黄轩和倪妮搭完一段台词就结束了,“我说完‘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突然之间人物的感受涌上来,忍不住流下眼泪,回头看倪妮也已经激动得发抖”,两人的感受瞬间同频呼应,黄轩认为就这样结束太突兀了。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有对革命的热情和改变中国的壮志,他同样是个普通青年人。导演黄建新说,“他们当时的状态其实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住在哈同路(今安义路)“工读互助”,每人每月才3元零用钱,常吃蚕豆煮米饭和青菜豆腐汤,但他还会省下钱去买进步杂志,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道路。

  王仁君二度出演毛泽东,在广阅资料之余,还与导演大量探讨,更好地呈现青年时代的主席状态。除了坚持晨跑、夜跑外,还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细节,比如毛泽东对湖南同乡李达“不吃辣”的调侃等,都颇具“烟火气”。当时毛泽东是“一大”会议的书记员,字体独具一格,王仁君为了镜头前“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行字,苦练了几个月的毛笔字,只为了由内而外更贴近“能文能武”的青年毛泽东。

  电影《1921》于11日晚亮相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两个多小时的影片,聚焦先辈青年时代,立体、丰满、细腻地塑造人物,令当代年轻人有机会“身临其境”体会百年前的同龄人,是如何在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用青春书写百年 电影《1921》以真实感人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1921》以微观视角介入宏观讲述,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之路,挖掘主旋律的吸引力和魅力,革新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惯例,进而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性表达。(完)

  为了呈现出1921年建党前后的真貌,主创人员花了四年多去世界各地深入挖掘珍贵史料。据制片人任宁介绍,他们从日本警视厅档案资料里找到了日本特高课曾计划破坏“一大会议”、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曾接到过警戒来上海的共产国际代表的信息等鲜为人知的记载。基于此,《1921》的剧本引入了日本和欧洲视角,在史实基础上,对代表们在“一大会议”前后化险为夷的过程进行影视化表达。

责任编辑:影小小